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

科學與面包

「地球是太陽系中的綠洲。在這裡,千姿百態的生物圈以及繁榮安定的城市必能使您眼界大開。歡迎蒞臨藍地球。」------這可能是千百年後地球旅遊發展局向外星宇宙居民推廣的宣傳對白。

人類文明從幾萬年前樹上落地,兩腳直立,手執工具,大腦皮層激增的那一剎那起,已經注定要成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。由生火狩獵到發明語言文字,五千年來古國文化承傳,到工業革命,飛上雲霄,電腦資訊突飛猛進,至今進入太空時代,憑藉大腦發達而發展的科技文明,萬物之靈之當之無愧。

外星旅客經過多番「瓦普」(wrap) 飛行,跳躍過千萬光年之遙,帶著宇宙護照,終於抵達地球。但當他們正飽覽山水如畫之景,讚譽國際城市之盛,品嚐各地家鄉小菜之時,赫然發現地球原來貧富懸殊,饑荒不斷,每七秒就有一名兒童因營養不良而死。他們會知道地球原來只是個「第三世界星球」。

根據李傑信物理博士於 <<別讓地球再挨撞>> 一書中指出,美國每年撥給太空科技發展研究約為160億美元,如果將這筆金錢用作救助受苦饑民的話,能夠買上千萬噸的白米,使所有烏干達的小孩得到溫飽。

為甚麼要搞科學?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而且隨時能夠找來幾十個冠冕堂皇的答案。自十七世紀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太空開始,發現了木星的衛星,月球上的塤石坑,金星的相變化及太陽黑子等,就已確定了人類走向文明的正確道路。從遠古時代,人類的祖先夜裡無所事事,必然會抬頭仰望,思索著天上掛著那些一閃一閃的東西。世界各國文獻都詳盡記錄了當地其時的星空資料,雖然為的多是無科學根據的占星算命,但也無疑為現代天文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。至今進入廿一世紀航太年代,天文觀測學,天體物理學,宇宙化學及宇宙生命學的興起,使得對太空航行科技,探測儀器及實驗研究的經費要求相應大幅提高。呆頭呆腦的科學家們除了要懂搞科研,有的還得掌握科技管理專業資格,當科學家的管家。這些人不但要公平仔細地審查每一個科研計劃的內容,還得具備說話技巧,向政府或資助者推薦這些高深偉大的計劃。

李博士提到過程中必然會遭到反問:「這個研究對國家有何利益?」「為甚麼非要搞造價高昂的太空科研?」有一次,他接受洛杉磯「源社」的邀請,就他最近出版的新科普書討論一下。他說「源社」的負責人這樣問他:「......做為人類的一份子......和你一樣感到自豪」但他們再說:「我們寧願不知道宇宙生命起源的奧秘,也不願看見烏干達的小孩像成群蒼蠅一樣死掉!」李博士明白「源社」的人以及地球上50%的人都會認為,一個快餓死的人所關心的,不會是太空探測戰線的最新消息;地球上近65億人口,沒有百分之幾的人能沾到太空的光。

李博士心裡明白,世人對太空科技提出的十萬個為甚麼。為甚麼不把資金用在救助饑民身上?為甚麼要花費幾十億美元,把玩具車送上火星然後看著它能源用盡而被丟在那兒?為甚麼?

<<別>> 一書中李博士就曾道出箇中原因:美國每年軍費達4000億美元,用在研發武器及軍人薪水;導彈的擊殺率已提高至接近100%;就是攻打伊拉克軍費每年也要870億美元。160億只是4000億的4%,若全部4000億軍費都能用在扶貧之上,他相信全世界的小孩也可生活無憂。只是,現實正好相反,布薯先生不會減掉軍費,但若美國太空科研的160億一旦被撤銷,也不會被用到救人救命之上,反而會立即被撥入軍費之中,用來殺害更多的生命。

人類能夠從懼怕星斗神靈的時期走入具備太空穿梭技術的文明世代,是一個偉大的突破。現在,人類自信已有能力去了解由大霹靂 (The Big Bang) 後十的負四十三次方秒到一百二十億年的宇宙歷史,證明了人類智慧的努力並沒有白費。成果豐碩時,不應自滿;苦無靈感時,也不應放棄,這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指路明燈。但我相信,發展太空科技,向宇宙出發的口號,並不需要借助減少軍費的藉口矇混過關;我們人類絕對可以自豪的說,這是我們的夢。

尋找宇宙的另一個綠洲與尋找外星智慧生命之旅,其實就如尋夢一樣,不都是我們愛做的事嗎?